本篇文章1235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济南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大学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山东大学活动于22日在山东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举行。图为观众观看葫芦雕刻。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山东大学活动于22日在山东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举行。图为游客用手机拍摄济南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山东大学活动于22日在山东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举行。图为济南剪纸艺术家杜万里在活动现场进行剪纸表演。

22日,代表济南泉城民俗文化的面塑、剪纸、皮影戏、古琴等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山东大学,由传承人现场制作和表演,展示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项活动吸引了300多名师生参观,许多学生表示愿意实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进入山东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于22日在该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举行。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有10多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在大厅里。雄伟的关公雕、栩栩如生的大公鸡剪纸、古色古香的孔子微型雕像等精美作品。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在济南皮影戏表演的教室里,50多个座位被挤得水泄不通。没有座位的游客站着观看表演。一些观众举起他们的手机来录制表演。不时听到笑声和掌声。

暨南大学校园迎来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师,这幅瓷雕画是什么字?"“哇,看,这是鲁修的发绣。太精致了!”......如此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明,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成了“好奇的婴儿”。面对热情的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会详细讲解相关知识,有些还会现场手把手地传授制作方法。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还看到了令我感兴趣的雕刻。”山东大学大四学生李正在咨询济南雕塑家张军的书法和雕塑,他告诉记者,他一直对书法和雕塑感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学习。这个活动给了他接触雕塑大师的机会,同时也给了他向大师请教的机会。他准备报名参加济南雕塑家张军提供的雕塑课程

暨南大学校园迎来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在项目传承方面,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表示,真正能够冷静下来并坚持学习的人太少了。"我教了200多名学生,但只有五六名学生坚持不懈。"鲁绣的代表性传承人许说,学习鲁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在前两三年的学习中很难看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很少有人能坚持学习,把爱好变成职业。

暨南大学校园迎来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人愿意学习市场上需求量很大的非遗产项目,而学习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的鲁修、蛋雕等非遗产项目很难继承。”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梅海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了解首先是兴趣,而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解不多。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和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他们近距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价值,激发他们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他们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暨南大学校园迎来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2008年开始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先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示、技能展示、技能知识传授等多种形式进入30所中小学和大专院校。

来源:济南日报

标题:暨南大学校园迎来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址:http://www.jy2z.com/jnjy/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