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向新而行”的产业升级浪潮中,一条纵贯城市东西的科创大走廊正加速成形。而在青岛擘画的城市创新发展蓝图中,一个关键坐标格外醒目——位于崂山区海尔路1号的海尔·云谷。
作为青岛科创大走廊“数智产业城”的战略西翼,这里不仅是地理起点,更是科创大走廊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与标杆亮点。依托海尔集团雄厚的产业根基与创新基因,海尔·云谷通过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园、新生态孵化中心、智慧社区、幼小初高一站式教育等多元载体,率先扛起青岛科创大走廊的发展大旗。
▲数智产业城(崂山)示意图
战略支点:
科创大走廊西翼的“数智引擎”
《青岛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中提出,依托崂山区至青岛蓝谷沿线等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区域,建设“青岛科创大走廊”,推动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深度融合、高效转化,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立足大走廊核心区的科创集群、城市功能、人文空间、自然本底等基础,青岛科创大走廊按照“整体统筹、串珠成链、生态优先、开放融通”发展思路,以滨海大道为轴线,串联沿线创新功能板块,构建“一廊串联、三城驱动、多圈联动”的创新空间格局。
“数智产业城”作为科创大走廊“三城”(海洋科技城、数智产业城、青年科创城)之一,肩负着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壮大优质中小企业队伍、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核心使命。
而位于海尔路1号的“海尔·云谷”与“海尔科创生态园”,作为“数智产业城”最西端的关键节点,正是青岛激活创新动能的前沿阵地。两大园区协同布局,将“强化创新引领、深化产业融合”的发展导向转化为实践路径。
▲“海尔·云谷”与“海尔科创园”区位示意图(以政府实际规划为准)
具体而言,海尔·云谷定位于“人工智能生态园”,致力于打造创新苗圃与加速器。园区通过灵活的商务空间、开放的服务生态,重点培育新兴企业与转化科技成果。这种开放型平台模式,有效降低了创业成本,成为青岛科创大走廊培育产业新势力的核心载体。
▲海尔·云谷规划示意图(以政府实际规划为准)
“海尔科创生态园”作为海尔全球总部,有中央研究院、食联生态创新中心、食联生态实验大楼、衣联&水联生态创新中心、空气生态创新中心、空气实验大楼等。它是海尔集团践行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新部署,是海尔立足数字经济,加速生态品牌全球引领的发展新动力。
▲“海尔科创生态园”实景图
二者通过空间毗邻与功能互补,形成“孵化—壮大—引领”的全周期支持体系,共同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生态。这种双核驱动的战略设计,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效率,更成为青岛数智产业升级的探路先锋,真正夯实了大走廊西翼的创新基石。
空间蝶变:
海尔·云谷的产城融合范式
破解“产城割裂”,需要将人的需求织入产业肌理。
近年来,海尔·云谷通过精准的空间重构,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基地向“垂直创新城市”的蜕变,传统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割裂的痛点在这里被彻底打破,其功能布局生动诠释了科创大走廊“生态优先、开放融通”的发展理念。
那么,从一片厂房到“创新苗圃”,海尔·云谷如何打造产业空间生命力?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以6栋“亿元楼宇”为载体,构建了“高浓度”创新生态。目前,园内已集聚60余家企业,包括18家海尔新赛道企业、4家“独角兽”企业、10家瞪羚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等,覆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
尤为关键的是,园区将空置与在建空间战略性规划为“海尔新生态孵化中心”,聚焦AI技术产业化落地。这种弹性空间配置,使园区成为培育未来产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显著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海尔·云谷实景图
安居方能乐业,智慧让生活更有温度。在生活场景上,君一·青岛海尚府、君一·云玺等国家级智慧社区样板,打破了传统“产城割裂”的局面。这些小区不仅是高品质住宅的典范之作,更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实验室,通过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能家电、智慧园区等系统集成,构建“居住—工作—体验”无缝衔接的数字化生活圈。
君一·青岛海尚府、君一·云玺等小区的创新打造,为产城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使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体验。在这里,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术语,而是可感可知的温暖服务。
▲君一·青岛海尚府实景图
教育乃百年大计,更是留才根基。在教育配套上,园区内已经有幼、小、初、高15年一站式优质学校的配置,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核心磁极。教育资源的深度嵌入,实现了“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闭环培育,为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海尔学校实景图
优质人才生态不仅是吸引创新要素的软实力,更是驱动区域竞争力的硬支撑。在人才服务上,园区配套建有“海尚府人才家园”,为岛城人才量身定制高标准精装产品,从安居保障延伸至职业发展,极大提升了人才归属感。
此外,该项目配套建设了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上下4层的邻里中心,规划四点半学堂、中医康养、健康中心、社区食堂、生活超市、公共会客厅等业态和配套,为业主提供“小而美”的万象生活。
▲君一·青岛海尚府邻里中心效果图
高品质住居、人才家园、15年一站式教育、醇熟商业配套……海尔·云谷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一流的宜居宜业环境,包括住房保障、落户、日常生活、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支持,解决业主的后顾之忧,赋能“数智产业城”发展,同时助推科创大走廊发展。
生态赋能:
从传统工业园到“创新雨林”
海尔·云谷的持续进化,源于其构建的“热带雨林式”立体生态,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机循环。
产业生态层面,形成圈层化共生体系。君一、日日顺、大河金属华东公司、中房设计、盈康一生、雷神科技、海尔消费金融、海尔财务公司、少海汇青岛公司等大型企业总部,依托崂山区商务集群优势,立于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风口。成长型企业则可充分借势园区的内部企业生态资源,实现企业的高速成长。各企业配合各赛道专属研究院的技术支撑,如海纳云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盈康一生医疗服务AI应用创新中心、日日顺智慧物流创新研究院……推动创新资源定向流动,使前沿技术快速找到应用场景,缩短创新转化周期。
空间生态层面,复合布局产业楼宇、教育学校、智慧社区、人才家园、商业服务,促进“8小时工作圈”与“24小时生活圈”融合,使园区从物理空间升维为创新发生器。
服务生态层面,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海尔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提供科技金融与创投服务;海纳云、雷神科技等联动各大高校注入研发资源,形成“产业+服务+生活”多元化资源集成。
▲海尔·云谷实景图
扛旗者的使命与未来
随着科创大走廊向“共享开放创新带”演进,“海尔·云谷”既为海尔集团构筑物联网时代的竞争壁垒,更牵引大走廊沿线创新板块联动发展。
海尔·云谷的蝶变历程,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不断深化寻标对标创标的发展成果,是青岛探索“产城融合”战略的生动注脚。
该园区已获评“物联网新型智慧园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山东省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其新生态孵化中心将加速AI产业化进程,成为全面拥抱AI的载体。
海尔·云谷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培育企业、创新人才,更在于验证了“科创大走廊”落地实践的可行性路径——通过龙头企业生态赋能、空间功能精细织补、政策资源精准滴灌,将孤立的产业地块升级为自组织的创新共同体。
随着科创大走廊向“共享开放创新带”演进,海尔·云谷既为海尔集团构筑物联网时代的竞争高地,更牵引大走廊沿线创新板块联动发展。
当青岛在“海洋科技”与“数智经济”的全球赛道加速奔跑时,海尔·云谷和海尔科创生态园作为科创大走廊的起点与标杆,其价值早已超越空间载体的范畴——
它验证了产城融合模式的可复制性,构建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全球链接”的创新闭环。
这条由政企协同铺就、万千创新主体共同拓展的道路,正助推青岛向新质生产力高地坚实迈进。
标题:青岛科创大走廊的扛旗者:海尔·云谷的战略崛起与空间蝶变
地址:http://www.jy2z.com/jncj/4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