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6字,读完约3分钟

虽然商业银行都想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运营商显然跑得更快。记者注意到,最近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联手,悄悄推出了“空中国发卡”服务。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成为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的纯应用提供商。

据报道,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联合开发的“空中国开卡”服务允许用户通过手机直接向银行发送开卡指令。中标后,客户的快速支付账户信息可以直接下载到手机的sim卡上。由于支持该服务的sim卡采用了中央银行的金融ic卡标准,一旦成功下载账户信息,用户的手机将很容易成为支持快速支付的“移动钱包”。

这一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卡处理理念,进一步巩固了运营商在整个快速支付链中的地位。可以预见,随着这种标准的sim卡在未来大规模推向市场,运营商将成为渠道访问者,扮演在线支付工具如支付宝的角色。如果卡的开通和销售程序能够进一步简化,记者认为,绝大多数卡用户将不再去银行办理快速支付芯片。

据记者介绍,未来更理想的情况将是,同一部手机的sim卡可以携带多个银行快速支付账户的信息。也就是说,用户不仅可以在指尖拿到“移动钱包”,还可以使用任何他们想支付的卡,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这样,只要银联的flash支付机能提供一个无缝的支付环境,我们就能真正把传统意义上的钱包抛在脑后,拿起手机就能轻松走遍世界。

手机支付大局已定

这种情况显然与银行最初设想的市场结构大不相同,但也不一定是坏事。最大的优势是银行可以完全节省开卡成本,摆脱物理媒体对银行卡业务成本的刚性约束。据记者了解,虽然符合央行标准的金融ic卡成本在不断下降,但每张卡的刚性成本仍接近10元。根据5元的单卡成本,预计今年新卡数量将达到1亿张左右,发卡刚性成本将达到5亿元。显然,运营商支付这笔钱比银行自己支付要好。

手机支付大局已定

然而,如果银行躲在幕后,他们无疑会失去在支付领域的主动权。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成功表明,在虚拟互联网世界中,银行无法主宰支付服务。如果发行实体银行卡的功能移交给现实世界中的运营商,传统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的支付功能将被新的渠道和技术正式侵蚀。

中国移动和银联此次推出的“空中国卡开通”业务并非完全没有弱点。由于与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换依赖于互联网,因此如何保证发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将是极其重要的。但是,随着当前银行网络技术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有太多的困难。唯一需要担心的是,银行是否会为了确保其领先能力而拒绝向运营商提供可下载的应用程序。

手机支付大局已定

然而,这种担心恐怕是不必要的。记者认为,在竞争的压力下,银行肯定会选择这种有自己功能的服务模式,特别是对于小银行来说,能够接入中国移动这样的大平台,显然对自身业务发展极为有利。因此,未来银联将垄断支付渠道,运营商将瓜分接入渠道,商业银行争夺应用终端的市场格局将逐步稳定。然而,考虑到运营商无法垄断手机供应市场,银行仍有一定的空时间来占领嵌入手机的支付芯片市场。

手机支付大局已定

然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将是当银联垄断的闪光支付机可以与金融ic卡无缝连接。目前,银联已经铺设了100万套,并将在2013年增加150万套。这种商业银行不愿看到的市场模式注定会一步步成为现实。

来源:济南日报

标题:手机支付大局已定

地址:http://www.jy2z.com/jnxw/1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