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4字,读完约8分钟

今年4月1日,央视“央视新闻”公众账户在微信上正式开通。同一天,中央电视台用严肃新闻网来宣传这个账户。一天之内,微信上央视新闻的粉丝数量增加了11万,后台收到了11万条回复信息。

从那以后,央视的很多新闻运作方式都被改写了——在庐山地震中,央视开始频繁使用微信与观众互动,央视也开始在地震家庭搜索节目的屏幕右下角放置自己的微信二维码。

像央视一样,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拥抱微信。微信开始取代手机应用和微博,成为各种媒体竞争的最重要阵地。此外,微信也有各种源于这个平台的所谓自我媒体。

媒体的热潮大大加快了微信的流行,也让微信在与新浪微博争夺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战斗中迅速占据了上风。

然而,面对空媒体的热情,腾讯似乎有一些矛盾:一方面,微信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重了微信平台的内容审查负担;另一方面,新浪微博前令人不安的媒体信息爆炸现象也让腾讯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

如何应对微信上日益流行的媒体?恐怕这是马和张小龙需要马上面对的问题。

媒体蜂拥而至

2012年初,微信低调选择了南方周末、极客公园、艾凡儿等媒体作为首个进入微信公共平台的媒体,并多次提升公共平台的背景。

很快,微信这个公共平台引发了主要媒体的热潮。一时间,各种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纷纷在微信上开设官方账户。

微信被媒体追捧绝非偶然。在产品设计方面,微信也满足了很多媒体的需求。

“对于媒体来说,微信公众账户最大的特点是封闭订阅的概念。它拥有数亿用户,媒体会有一种封闭分布的感觉。这是媒体非常喜欢微信的一点。”上海文化财产交易所副总经理潘指出。

“微信推送的功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较早进入微信的《世界网络商业》杂志执行主编徐伟认为,微信极大地提高了媒体文章的点击率。

过去,每天积极点击“世界网络商务”网站的用户并不多,通过微博发送的文章也不一定每天都被很多人阅读。然而,订阅世界网络商务微信账户的用户阅读文章的比例非常高。徐伟表示,微信公众账户为《世界网络商业》积累了很多忠实的读者,这在过去其他媒体上是没有的。

微信新发布模式不仅具有手机报纸的精准推送功能,还具有电子杂志图文并茂的优势,以及微博病毒传播的优势。

随着微信公众账户的开通,央视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只向一个方向播放,但在开通微信账户后,新闻变成了互动的。

“电视往往集中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所以互动的程度不高。我们希望通过新媒体的互动优势,改变观众对电视的一些看法,补充电视的相关内容。”央视新闻微信相关负责人指出。

庐山地震后,中央电视台的微信账户迅速推出了新闻,并首次推出了视频直播。从那以后,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后做了一些寻找亲人的节目,并把二维码放在电视屏幕上,那天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用户数量增加了10万。“微信用户的评论质量非常高,高于微博用户的评论。”央视新闻微信的相关负责人指出。

进入微信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生产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媒体的传播效果。

媒体的出现也在客观上极大地加速了微信的崛起——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迹象是,就用户使用时间而言,微信开始超越微博。

一年前,大多数用户仍然在微博上看新闻。后来,大量用户将看新闻的需求转移到了微信上。可以说,大量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微信的用户粘性,打破了微信单一的社会属性,很多人开始利用零碎的时间来阅读微信公众账户。

特别是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很容易成为微信讨论的热点,成为人们在微信上日常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向微信朋友圈转发媒体文章,也极大地推动了微信朋友圈的崛起。

从用户习惯来看,微信让用户变得懒惰——人们不再想在网上寻找新闻,而是习惯于观看媒体账户推给他们的高质量内容。

此外,微信上各种媒体的存在间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用户的作用,吸引了更多用户开始使用微信。

“如果没有这些媒体,微信可能会成为一个点对点的网络短信平台。”上海文化财产交易所副总经理潘指出。

在早期,微信更多的是一种点对点的交流产品,扮演着短信的替代角色,用户分散在信息孤岛上。当时,微信更像是一个工具应用,但工具应用通常不粘。

纠结的“媒体属性”

一些与微信团队关系密切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腾讯一直对微信日益强大的媒体属性持矛盾态度。

首先,各种媒体和自媒体纷纷进入微信,给空带来了监管压力,使微信面临越来越大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新浪微博有一个数千人的审计团队。内容审计对平台运营商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额外支出,微信也面临着这种困境。

相比新浪微博,微信的审计更让人头疼,那就是语音审计。单词的检查仍然可以通过诸如关键字这样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但是发音的检查比单词的检查要困难得多。

此外,微信上各种媒体和自媒体的快速野蛮发展也让微信心生警惕,担心微信的媒体属性会变得太强,从而重复新浪微博的错误。

媒体属性起初不是一个贬义词。然而,自从新浪微博开始衰落,“媒体属性”似乎是新浪微博衰落的罪魁祸首。起初,新浪微博是一个社交平台,但后来,很多人只用微博获取信息和阅读新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发微博,所以新浪微博的社会属性开始弱化。

新浪微博的设计没有限制每天发送的微博数量,这使得各种大型信息泛滥,导致微博上垃圾邮件过多,导致用户逃离。

云技术的创始人程灵峰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微博上发送的信息数量可以是无限的,拷贝也是随机的,所以一旦tuba在某个人群中建立起来,它就可以像黑洞一样吞噬其他资源。

“薛蛮子的新浪微博,我注意——取消——注意——再取消……”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副总裁向记者描述了这件事。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薛蛮子微博很有代表性。一方面,他的微博偶尔会有一些高质量的内容,但薛蛮子一天有几十条微博,过于频繁的刷屏导致许多用户对此不满。

后来出现在新浪微博上的微信显然吸取了一些教训,其中之一就是限制微信发送媒体信息的频率,大多数媒体一天只能推送一条信息。

微信一天只能发送一条信息的设计,避免了微博上的超大尺寸像资源黑洞一样吸走所有资源的情况,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用户的干扰。

这个游戏没有明确的规则

“我们不希望微信的媒体之路出错。”腾讯内部人士指出。与媒体属性太强的新浪微博相比,微信的功能更多,比如即将推出的微信游戏平台,以及微信非常重视的o2o和电子商务功能。

相比之下,媒体功能只是微信上的一个功能,腾讯显然不希望微信的媒体属性被过分放大。

去年年底,梅里说,蘑菇街利用不分青红皂白的病毒轰炸来开发微信用户。微信朋友圈在几个小时内就被各种朋友的“心理年龄测试”和“性格测试”屏蔽了。蘑菇美容诱导用户在看到答案之前分享结果并集中注意力。这极大地损害了微信的用户体验,一度让微信团队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此后,微信开始大量屏蔽草根大号,并对微信上的各类玩家变得谨慎起来。

最有争议的问题是媒体在其微信账户中投放的广告。自云技术开始以每天1万英镑的高价出售微信账户广告空间以来,大量微信媒体账户跟进了销售广告,并将其视为未来的商业模式。

许多腾讯内部人士多次强调,腾讯是一家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公司,所以微信上的媒体也应该遵循游戏规则——归根结底,我们在微信上做的事情一定不能损害用户体验。

因此,腾讯有很多人认为媒体在微信上投放广告的做法影响了用户体验。然而,微信并没有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设定一个非常明确的游戏规则。

4月23日,腾讯在北京正式举办了首届微信主题沙龙,主题是媒体如何在微信上运作。腾讯邀请了央视新闻、云南广播电视台、艾凡儿等媒体进行分享——这些被邀请分享的开发商显然是微信官方认为他们的方向是正确的。

记者了解到,今后,微信将经常举办类似的沙龙。除了媒体行业,它还将覆盖许多其他行业。微信的目的显然是让微信平台上的各种开发者“不要出错。”"

来源:济南日报

标题:警惕微信“媒体属性” 腾讯暗示开发者不要“走偏”

地址:http://www.jy2z.com/jnxw/16154.html